在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史上,河北曾写下众多灿烂篇章。从华北制药厂培育出中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到河北首个国家一类生物药获批上市,从化学合成药创新突破到现代中医药加速“智造”,河北医药产业不断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协力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河北医药产业劳模工匠和广大职工,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个精神”激励下,历经大海捞针...
在雄安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上,各参建单位和广大职工在各条战线上脚踏实地、奋发进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特别是其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等群体,他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营造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8年来,雄安新区已有6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在一个个劳动楷...
在河北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新一代产业工人正以科技创新诠释着新时代的劳动之美。在这其中,就有三位全国劳动模范用各自的“智造密码”编织着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壮丽图景。他们中有人在空调生产线解锁自动化的“创新密码”,有人让特种机器人成为危险场景中的“钢铁卫士”,还有人用毫米级精度的检测系统重新定义轨道交通运维,这是李永国、孙宁、陈德君的故...
走进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天线伺服专业部,上千平方米的空间内摆满了各类卫星天线。这里是大国工匠夏立的“主战场”,也是中国尖端通信设备从图纸走向现实的起点。从学徒工到国家级高技能带头人,夏立用近40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如何成为大国重器坚实的支点。而由他领衔的夏立创新工作室如同一支“尖刀连”,将个人技艺升华为集...
在河北省最北部、冀蒙交界处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有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用60余年时光,在“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中培育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他们以“一棵松”的信念,构筑起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让美丽的高岭重焕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特色森林小镇,逐步走上了生产发...
在河北苍茫的太行山脉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大地为绢帛,用科技为笔饱蘸绿色墨汁,在皱如老农面庞的沟壑间细细勾勒,将贫瘠的荒山点染成飘香的果园,让每道山梁都生长出翡翠般的年轮。从“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到新一代科技助农团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份跨越时空的传承,在燕赵大地上续写着动人的篇章。